「鹰击舆情监测」最近,拼多多完成美股上市后

文章原标题:鹰击舆情监测拼多多为扭转危机不得已重视品牌公关形象

统计局舆情监测与应对工作机制

舆情监测落实情况

舆情监测落实情况

最近,拼多多完成美股上市后,又重磅推出了品牌馆的互动,甚至拉来网易严选、耐克等众多知名品牌为其站台。但价值兄了解发现,拼多多的品牌馆其实是个“假的品牌馆”,此番大张旗鼓地推出,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遭遇的假货和山寨商品充斥的危机,希望提升不断下滑的股价。遭遇到连续的股价受挫的不利影响,从最高的30美元跌落到23美元,市值也缩水了接近三分之一。据价值兄从电商分析人士处了解到的信息,拼多多正在声势浩大地推行品牌馆,但从多位内部人士透露的消息显示,拼多多品牌馆推出的目的,让员工们都感到有些匪夷所思。

从拼团到品牌馆,“五环外”用户模式180度大转弯

诞生于三年前的拼多多,以“拼团”模式建立的社交电商模式,近两年成为一匹黑马,不仅完成了上市,其创始人黄峥身价也超过了京东创始人刘强东,可谓一时风光无量。但对于拼多多来说,品牌馆的建立,却是从抵触到突然上线的态度大转变过程。

2018年年初,黄峥非常排斥品牌升级,他认为,“(品牌)升级是一个五环内人群俯视的视角。”因此,在黄峥眼中,拼多多根本他不需要进行品牌升级,也不认为拼多多需要做品牌的定向招商。

今年4月,黄峥对品牌升级的态度变得颇为暧昧。他在接受《财经》杂志采访时表示,不会特意向品牌商家招商,“品牌是快速迭代的,我们只需要保证有新品牌时,拼多多上的用户能看到它”。言外之意,拼多多已经对品牌商变得不那么排斥但也不迎合的态度了。

但7月31日,拼多多突然发布了两条定向品牌招商公告,涉及到服饰、美妆、箱包、食品、数码家电、家具、建材等品类,覆盖了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主流品牌。

8月31日,拼多多APP改版,在首页正中央的位置出现“品牌馆”。至此,拼多多品牌升级的方式,从以往的坚决抵触到身体力行地执行,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。

重磅推“品牌馆”,是重压之下精心策划的公关计划?

今年9月初,拼多多悄然在APP上推出“品牌馆”。据媒体了解,为营造品牌馆,拼多多可谓是精心策划。但价值兄从内部人士和一些分析师的信息来分析,本次拼多多品牌馆的推出,或许是一次次危机重压之下,精心策划的公关计划,这主要体现在:

首先,遭遇集体诉讼调查及相关约谈,为扭转危机不得已重视品牌公关形象。据价值兄了解,今年7月拼多多上市以来,仅仅过去5个交易日,就遭遇美国首家律所集体诉讼调查,随后多家在美律师事务所均向其发起诉讼。此后,拼多多“假货”、“山寨商品”等问题,让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约谈拼多多。在平台上购买了商品的用户,进行投诉的事件也频频发生,拼多多不得已多次出面进行官方致歉。一位电商分析人士表示,拼多多平台上呈现出来的商品质量问题,已经影响到用户购买和使用体验,来自各方面的压力,不得不让其进行品牌维护。此次品牌馆的推出,与其说是拼多多的一次主动行为,不如说是其在重压下的迫不得已行为。

其次,高调上线涵盖数百品类,但品牌馆却是“鱼龙混杂”拼凑一起。据媒体报道,截至9月17日,共入驻505个品牌,网易严选、安踏、耐克乃至五粮液等中高端品牌。据价值兄查询的信息显示,拼多多品牌馆的上线标准并不一致,比如有些是品牌官方旗舰店,如三只松鼠、安踏等,而有些是品牌第三方授权店,如耐克,另外有些品牌馆是完全没有授权的,如迪士尼的相关商品就是由一家叫“锦菲悦母婴专营店”进行销售。对于品牌馆这种“鱼龙混杂”的组成方式,必然招致诸多法律问题,怎么能吸引品牌商家入驻呢?对于消费者来说,鱼龙混杂的品牌馆,很难让其进行购买。

第三,为营造品牌馆火爆入驻,一年前的合作也被拉来呐喊助威。根据部分媒体报道,拼多多本次品牌馆的推出,还吸引了网易严选入驻拼多多。 但网易严选并非是今年入驻拼多多的,而是一年前就开始了尝试,但仅仅是试水性合作,网易官方表示,入驻发生在2017年下半年,至今已有约一年的时间。网易严选相关负责人回应称,“入驻拼多多只是试水,没有投入更多资源。”如此打脸的行为,似乎也在印证拼多多是将自己的品牌馆声势炒作的更大。但现实情况是,网易严选旗舰店在拼多多上仅仅提供了89种商品,共拼购成功了600多件。在拼多多平台销量最高的网易严选商品是一件拉杆箱,截至9月11日,该商品已拼成32件。而在京东的网易严选旗舰店,仅评论数量就多达数十条,购买量超过百件。如此惨淡的成绩,似乎让网易严选和拼多多的合作维持一年之久的试水时间,也有着明显的原因。

第四,市值缩水近三分之一,品牌馆在缄默期后推出提升股价。在很多投资人士和分析师看来,拼多多股价最近处于较为动荡时期,从上市后最高的30美元,已经下跌到23美元。因此,近期拼多多急切地希望通过大型活动或行为,主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公司股价。而有投行人士透露,从9月4日开始,纳斯达克已经解除了拼多多上市的缄默期,此番的品牌馆活动,显然有着提振股价的重大任务。

第五,照搬京东品牌馆模式,五环外的拼多多或遭遇尴尬。电商平台打造知名品牌馆的方式,其实早在多年前已经形成了成功模式,这一次,拼多多似乎是完全照搬了前辈京东等的方式,在“抄近路”。比如价值兄对拼多多品牌馆几款商品进行了比较发现,俨然就是完全复制,然后在价格上甚至比京东的还要贵(如下图,左侧为拼多多品牌馆商品,右侧为京东品牌馆商品)。

这似乎从侧面表明,拼多多品牌馆是仓促上线,俨然是“假的品牌馆”,并非进行精细化运营。这与其此前宣称的通过大数据和供应链实力,在以往基础上实现差异化运营,有着截然相反的实际结果。

这样的方式,似乎京东此前就一直对拼多多不太感冒,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甚至表示,“并不在意其商业模式,只关注顾客体验。“只要你在中国购物过几次,也许只要三次,你就会有自己的答案。”言外之意,只要在拼多多上购买三次,就知道如何了。

客单价对比:拼多多竟高于京东,商业模式很尴尬

拼多多的客单价竟然高于京东?或许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。根据几家电商的财报显示,2017年京东的客单价约为400元,阿里巴巴平台在80-100元之间,而拼多多仅为33元。但再翻看拼多多品牌馆产品单价,明显要远远高于33元。那么本次推出的品牌馆的商业逻辑,非常值得人们怀疑,难道仅仅是一时的公关行为?

如果不是一次公关行为的话,那么拼多多的品牌馆的商业模式将非常尴尬。无论是从品牌商来说,还是消费者购买时候的想法,为何会选择较新和不成熟的品牌馆去授权或购买,而不选择以往已经建立起合作或信赖感的平台呢?

混杂的品牌馆仓促上线,或面临品牌商反击和法律风险

对于拼多多品牌馆目前面临的境况,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——品牌授权。价值兄发现,入驻拼多多品牌馆的商家,除了官方旗舰店,也有各种专卖店、专营店、甚至代购,各种第三方商家比例都不小。例如,阿玛尼、迪卡侬为代购店铺,佰草集、波司登为专卖店。代购店并没有品牌授权,专卖店是二级授权。

根据虎嗅的报道,某品牌化妆品的一级代理商表示,电商平台上的旗舰店要么是品牌商直营,要么是一级授权,“一级授权就是品牌直接授权给你在某个平台开旗舰店,它能直接管控到你。”对于拼多多的情况,他认为是平台短时间内无法接入一级代理商,又急于出现该品牌,便纳入了专卖店、代购。但这存在着线上线下窜货的问题,若价格过低扰乱渠道,有被品牌方追责的风险。

伴随着大量假货、山寨商品的拼多多打造品牌馆,在吸引大量商家入驻,不断创造声势,以及希望提升股价等多重目标下,却依然没有坚决地对待自身假货、山寨商品繁多的症结,接下来,似乎有着一种令人可以预料到的尴尬现象出现。来源:科技公司价值

来源:舆情监测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